给“特殊儿童”更多一点关爱
杨柳青
小宇是个“特殊儿童”,妈妈从小把他关在家里不和人交往,平时对他要求严厉,不允许不听话,不听话就打,在家只许在床上玩,不许下床讨厌,又多次离家出走抛弃孩子,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,导致小宇在幼儿园从不和人交流,哪怕老师点名的时候都不说一个字。开学后小宇的妈妈又一次和孩子爸爸吵架离家出走了,小宇天天上学都要抱着奶奶哭很久,嘴里还喊着:奶奶不要走,奶奶不要走,看的我都想哭。我经常抱抱他,夸奖他,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。
冬天到了,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经过两个月的锻炼有了一定的提高,但有时候还是会有孩子不小心小便来不及,或者想小便了不敢和老师说,经常弄湿裤子。我在一日活动中只能不断地提醒孩子:“小便要和老师说,不要不好意思,尿在身上会很冷,冻生病的。”今天集体活动之前,我先带孩子们去上了厕所在回来进行集体活动。音乐活动孩子们特别喜欢,今天是音乐游戏:转一圈,摸摸地。孩子们高兴地跟着我边唱边做游戏,只有小宇一个人坐在位置上,一动不动,我习惯了小宇的一声不响,继续带着孩子们做游戏。活动进行的正热闹的时候,从下面传来了小小声的不和谐声音“坑——坑——坑——”我看了一下孩子们,没发现是谁,就以为是哪个孩子咳嗽的声音,于是又继续进行游戏。可是我和孩子们刚一唱歌,又听到了“坑——坑——坑——”的不和谐声音。这次我注意到了,是小宇发出来的声音,我生气地对小宇说:“小宇,干吗发出这种声音?一点都不好听。”小宇只是用眼睛看着我,不说话。我准备继续进行活动,小宇又发出了那种“坑——坑——坑——”的声音。这次我想小宇一定是有事要告诉我,但我又真的很生气,生气小宇有事不和老师说,而是用这种“捣乱”的方式来告诉老师,于是大声对小宇说:“小宇你想干吗?想上厕所就去!”小宇似乎被我的态度吓到了,坐在位置上一动都不敢动,两眼泪汪汪的看着我。我怕小宇尿在身上,拉起小宇就往门外送,最里还催着:“快去快去,不要尿在身上了!”小宇跑到外面去,一会就回来了,我带着孩子们继续游戏。
活动结束后,我想起小宇的举动,后悔当时我的态度太严厉了,对于一个内心极度敏感的孩子,我怎么能用这么严厉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呢?小宇能在自己要小便的时候,用特殊的方式告诉老师,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,我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,还在孩子有进步的时候用这么严厉的态度对待孩子,这不是把我和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又毁了吗?假如我能在小宇鼓起勇气告诉我要小便的时候,好好和小宇交流,并亲切地带他去小便,是不是能让小宇幼小的心灵,多一些的温暖呢?
由于这次小小的失误,我又要重新和小宇建立关系,我一定要记住这次事件,对孩子更多一些爱心和耐性。